眾所周知,意大利,不僅僅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古國,同時也是著名的藝術之都,每一處都洋溢著濃烈的藝術氣息,這里是是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家園,馬可波羅的故鄉,在這個藝術家輩出的地方,一起來感受藝術的魅力吧,意大利藝術之門已經向你開啟。
意大利是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,更是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,著名的美術三杰就誕生在這里,有著無數優秀的繪畫作品,動輒數百年歷史的無價珍寶都在這里收藏,是不是很想去看看呢?
他就是著名的布雷拉畫廊,堪稱文藝復興的寶殿。整座建筑呈四方形庭院,共兩層,均有柱廊。庭院中是一座拿破侖一世的高大銅像,右手握有勝利的象征,左手拿著權仗,銅像是由新古典主義大師安·卡諾瓦于1809年鑄成。四周還有許多科學家、藝術家的石像。
布雷拉畫廊位于米蘭,他可是1809年由拿破侖一世創建的。建于18世紀末的布雷拉畫廊最初是用來存放教學用具、大理石和油墨,但是不久后,就被拿破侖用來放置從各個宗教領地“借來”的物價珍寶。這里珍藏的大師之作以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作品為主,后來也添加了一些歐洲其他國家的作品,著名的有拉斐爾的《圣母的婚禮》、G.貝利尼的《圣母子像》、丁托列托的《圣馬可的奇跡》、A.曼泰尼亞的《哀悼基督》。
整個建筑共分40室,收藏各種名畫。其中第四室,展出威尼斯畫派重要人物廷托雷托的很多作品,如《圣海倫持十字架與圣者》、《基督由十字架卸下》、《圣馬可的奇跡》等;在第23室內的畫像中最醒目的是拉斐爾的《圣潔圣母的婚禮》。畫中的婚禮在陽光明媚的廣場舉行,而不是在教堂進行,由最高祭司主持,約瑟正將戒指戴到瑪麗亞手上。其余人物分列兩側,形成對稱構圖。廣場石塊透視線、人物陰影、背景中16角洗禮堂構成的空間距離使畫面呈現無限的深遠感。畫面色彩鮮艷而又和諧,充滿樂感,似乎婚禮在樂曲中進行,充分顯示了畫家的藝術造詣。而在第31、32和33展室則珍藏著倫巴第畫派、意大利各地名畫家及歐洲其他國家如魯本斯、倫勃郎等著名畫家的作品。
畫廊中許多作品都帶有濃重的感情色彩,一幅貝利尼的圣母像,在深沉的藍海中透露出一種悲涼而堅毅的情感;曼坦那的《哀悼基督》,則通過大膽的短縮畫法來描繪基督的遺體,讓人不禁感受到殘酷和冷峻。圣經中的場景在這里一次次的出現,畫家們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這些神圣主題的同時,也讓現在的我們感受到那個時代人們的情感。
阿爾凱蒂恩佐1946年出生于意大利布雷西亞,她在少年時代就對藝術充滿了興趣,后在貝爾加莫卡拉拉美術學院跟隨Longaretti學習繪畫和雕刻。隨著時間的變遷,他在學習創作過程中熟練的掌握了油畫、丙烯畫、壁畫等,也領略了拼、貼等多種繪畫技巧,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。在他大學任教的20多年的時間里,把幾乎全部的時間用于繪畫和雕塑的創作。阿爾凱蒂一直把繪畫看做一種語言,一種講述自己和他人的方式。所以他的作品中有一種西方人特有的一種深刻以及浪漫情懷。
極富想象力的創作,極為深刻的意境表達,都顯示出了意大利極大的藝術魅力。
線路名稱 --> | 發團日期 | 參考價格 |
---|